近日一名卡友在壇上吐槽信用卡被清卡,“理了個發,中信不跟我玩了”,迅速登上24H熱帖第一。緊接著,“招商降額”也占據第二。
3月29日,有中信銀行用戶在投訴中稱,“我用中信銀行信用卡用了3年多了一直都保持良好的還款記錄!但是這張信用卡在我一月份還款后給我降了3000多,2月份實在太困難了還了500進去實在還不了申請延遲還款銀行不批準!所以3月份的賬單我不想逾期就把給朋友借來交燃氣費的錢5400元用來還信用卡了!本想著信用卡還了再交燃氣費!結果一還進去額度秒降了5100!”
金融從業人員告訴,“銀行在風控降額前一般是不會提前告知的,所以造成很多持卡人的信用卡一下從幾萬的額度變到幾百,還有些被封卡。但是疫情影響,加上平時不規范的一些行為,導致信用卡降額成了當下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相關投訴也就多了起來。”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分析稱,“信用卡行業半年逾期未償規模在2019年第三季度創下919.16億元的歷史新高,但在銀行貸前加速收k縮、貸后主動采取降額甚至封卡的策略之下,逾期未償的增長已有所緩解,與此對應的是其占比的下降。2019年年末的轉折,可以理解為在貸后的嚴峻環境下,銀行為自保而主動采取的自我調整。”
交通銀行方面3月21日在“交通銀行信用卡微訊”上,發布一篇名為《信用卡額度突然被降的背后》的文章。文章中提及如果信用卡額度被降額,請避開以下這四個“消費行為”,即用卡行為異常、收入支出不匹配、消費過于單一、個人征信有污點。收入支出不匹配一項。交通銀行對其解釋為,“銀行感覺您不需要這么多額度,所以會選擇降低額度。或者是您的消費額度過高,但您的還款能力欠缺讓銀行產生懷疑,您的信用卡也會被降額處理。”
面對多家銀行信用卡被降額、封卡等現象,有卡友設法找解決辦法,也有一些養卡提額人員趁機營銷POS機。據營銷人員介紹,“營銷的提額神器其實就是POS機。用戶可以通過刷卡套現的方式,提高信用卡額度。此外,與信用卡代還類似,用戶也可通過做代理擴充團隊,賺取管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