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街上隨處可見擺攤安裝POS機的工作人員,費率都是0.55居多,不僅費率低,而且還是免費安裝,有的甚至還送禮品等,各種宣傳五花八門,用戶都有貪便宜的心理,這也導致了很多用戶甘愿掉進低費率的陷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析一下低費率到底是怎么來的,到底能不能用。
我們都知道2016.9.6國家對POS機銀行卡收單進行費率改革,俗稱96費改,把之前的餐飲娛樂和一般類統一稱為標準類,信用卡刷卡費率為0.6且不封頂,把原民生類變更為優惠類,費率0.38給予2年的過渡期,保留公益類商戶0費率,這就是9.6費改的大致內容。
POS機手續費都去了哪里?
我們就以標準類商戶0.6費率舉例來說,刷卡消費一萬咱們商戶支付的手續費是60元,商戶到賬金額是9940元,這60元需要由3家機構來進行分割,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規定,發卡行最高收費為45元,銀聯6.5元(發卡行和收單機構各承擔50%),剩余的11.75元為支付公司利潤,而且根據央行對于銀行卡收單業務的管理規定,資金結算周期為T+1,目前大部分POS機都是秒到,這其中就會涉及到墊資的問題,墊資成本大致為萬分之2左右,咱們現在來計算基本的成本:發卡行(45)+銀聯(3.25)+墊資(2)=50.25;
我們都知道支付公司是一個盈利機構,股東分工,人員工資,辦公場地租賃費,這些算下來平攤到一萬元大概在3元左右,就以2元來算,50.25+2=52.25(一萬元手續費成本),而支付公司提供的產品需要代理商來進行市場推廣的吧,代理商利潤還要往上加才行,一個普通代理商分潤起步萬10,和支付公司簽約的一級代理分潤至少是萬14,這樣算下來POS的終端費率應該是在0.67左右了,以上是我給大家列舉的一個標準類商戶到終端的大致成本及費率定價的依據。
0.55低費率POS機是如何得來的呢?
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一個詞叫“跳碼”,以一萬元POS機收費60元為例,標準類商戶成本價格一萬是52.25元,例潤7.75元,優惠類商戶成本價大致為32元,利潤28元,公益類商戶成本為0元,利潤為60元,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支付公司在向銀聯提交交易申請時商戶為優惠類或者公益類商戶,利潤是非??捎^的,跳碼的本質是支付公司收著你一萬60元手續費,給你的商戶卻是優惠類或者是公益類商戶,從而賺取費率差價。
我們常見的優惠類商戶有超市、加油站、水電煤氣繳費、大型倉儲式賣場,航空售票等,公益類商戶主要是公立學校,醫院、火葬場、交通罰款,保釋金等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收費單位。如果你的POS機刷卡經常出現這類商戶的話,那確定是跳碼無疑。
銀行為什么發信用卡,銀行怎么賺錢?
再來說說發卡行發行信用卡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賺錢嗎,銀行的錢也是來自于儲戶的資金,目前銀行的存款利息年化大致在3%左右,算下來一萬每個月需要支付給存款人的利息大致是20元以上。銀行發行信用卡還要給持卡人提供各種福利等,試想一下,你刷一萬元消費如果是標準類商戶,銀行可以有45元收益(賺錢),而如果是優惠類銀行有23元收益(保本),公益類商戶銀行收益為0元(賠錢),你是銀行你會選擇哪種用戶是你的優質用戶?
這也是為什么有的POS機刷著刷著額度漲了,有的POS機刷著刷著額度卻降低了。因為銀行也是一個盈利機構,能為銀行貢獻利益的自然被銀行青睞,銀行在你身上不賺錢反而賠錢,自然會進行降額甚至封卡了。
從哪些跡象表明銀行已經開始關注我們用卡安全了呢?
第一就是銀行頻繁打電話邀請賬單分期,因為你刷卡銀行不賺錢呀,分期手續費0.72-0.9的手續費利潤非常可觀的,而且還沒有其他機構和他分割利益,銀行當然愿意這樣做了,對于那些經常拒絕銀行分期邀請的客戶,自然是收到銀行重點關注的,比如頻繁以信用卡貸后管理的名義查詢個人征信報告等。銀行都有一個大數據模型,一般3個月為一個周期,給你幾萬的額度,在2-3個周期內銀行沒有達到預期收益,自然就會對信用卡額度進行調整,這也是為何大部分銀行信用卡額度調整周期在3-6個月的原因。
小編提示:如果想養卡的用戶,一定要用不跳碼的POS機(如今標準商戶費率在0.63以上,秒到需要提現費2-3元),這樣銀行才能賺到錢,才能給你提額,2018.9.6費改后,各大品牌手刷費率基本上調到0.65+3左右;如果只是倒倒錢,偶爾刷刷卡,選一臺費率低點的正規POS機即可。需要POS機的請添加小編微信,小編為您推薦適合自己的POS機。(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必究)